冷擠壓模具的相關生產工藝,一起來了解下吧
來源:http://m.carr7.cn/news/192.html 發布時間:2023-11-15 點擊:779
冷擠壓是利用金屬塑性變形的原理,在常溫下對擠壓模具腔內的金屬施加強大的壓力,使之從模孔或凸、凹模的間隙中擠出,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無切削加工方法。用冷擠壓代替切削加工,不僅可大大降低材料消耗,而且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通常為幾倍到幾十倍)。
冷擠壓工藝屬于冷鍛工藝的一種,它可以用來制造薄壁容器(如牙膏殼、鋁質電容器及彈殼等)、汽車零件等,其制件示例如圖所示,冷擠壓使用的毛坯大都是棒料或塊狀結構。
一、冷擠壓工藝
1.分類:
其中,正擠壓、反擠壓、復合擠壓三種方式的金屬流動方向都與凸模運動方向相平行,故統稱為軸向擠壓;而將軸向擠壓和徑向擠壓聯合的加工方法稱為鐓擠法,它能加工采用單獨的軸向或徑向擠壓難以成形的制件,從而使冷擠壓工藝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5)減徑擠壓
減徑擠壓是一種變形程度較小的正擠壓方法,毛坯斷面僅作輕度縮減。減徑擠壓主要用于制造直徑差不大的階梯軸類擠壓件,以及作為深孔薄壁杯形件的修整工序。
2.變形特點及工藝要求:
由于擠壓時坯料處于三向受壓狀態下,因而塑性好,變形程度可以很大,變形所需變形的單位擠壓力很大,當然塑性變形所需的壓力也很大,且作用時間較長。
冷擠壓技術的應用必須解決強大的變形抗力與模具承載能力的矛盾。
(1)設計合理的、工藝性良好的冷擠壓件。
(2)恰當選擇冷擠壓件的原材料,正確確定坯料形狀、尺寸及熱處理規范 。
(3)制定合理的冷擠壓工藝方案,合理選擇冷擠壓方式,適當控制冷擠壓變形程度。
(4)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模具的強度、剛度和壽命問題。如采用合理的模具總體結構,正確確定模具工作零件的結構、幾何參數及加工要求等。
(5)選用合適的擠壓設備。
二、冷擠壓模具結構
作為冷擠壓用工藝裝備,冷擠壓模具必須適應冷擠壓金屬的變形特點和強大的冷擠壓力。所以,冷擠壓模具應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良好的導向裝置,且其結構應注意易損件的拆卸、更換、安裝方便以及通用性等。
冷擠壓模具的結構形式很多,按冷擠壓方式可分為正擠壓模、反擠壓模、復合擠壓模及其他冷擠壓模。
(1)采用通用模架,通過更換凸、凹模可擠壓不同的冷擠壓件。凸模6通過彈性夾頭4、凸模固定圈5和緊固圈7固定;凹模通過凹模固定圈10和緊固圈8固定,凹模固定圈與緊固圈以H6/h5配合。
(2)以導柱導套導向,為了增加導柱長度,將導柱固定于上模(或下模)中,導柱導套以H6/h5配合。
(3)擠壓件留在凹模中,用拉桿或頂出裝置通過頂桿13將擠壓件頂出,卸件工作可靠。
(4)上、下模座用中碳鋼;凹、凸模分別用較厚的淬硬墊支承。
(1)采用通用模架更換凹模、組合凸模等零件,可以反擠壓不同擠壓件,還可以進行正擠壓。
(2)凸、凹模的同軸度可以調整,即通過螺釘和月牙形板9調整凹模6的位置,以保證凸、凹模的同軸度。同時,月牙形板9和壓板1可以壓緊定位,防止擠壓過程中凹模產生位移。
(3)凹模采用預應力組合結構,以承受較大的單位擠壓力。
(4)對于黑色金屬反擠壓,其擠壓件可能箍在凸模上,因而設置了卸件器2(卸件板3做成彎形是為了減小凸模長度)。考慮到擠壓件可能留在凹模內,故又設置了頂出器10。凸模上端和頂出器下端均有錐度,以擴大支承面積,并加以厚墊板4和12,以承受黑色金屬巨大的擠壓力。
(1)以導向套1和組合下模外圈3導向,模具在工作時處于封閉狀態,導向套還有安全保護作用,下設限位套4。
(2)上、下模均為預應力組合結構。上模六角形腔底部開有出氣孔,以確保工件的六角形輪廓清晰。
(3)為了保證六角頭部的成形質量并提高模具壽命,坯料體積應略大于擠壓件體積,多余金屬形成飛邊,冷鐓后再切除。
另外,按通用性冷擠壓模可分為專用冷擠壓模和通用冷擠壓模;按調整的可能性冷擠壓模可分為可調式冷擠壓模和不可調式冷擠壓模。
- 上一篇:冷擠壓工藝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
- 下一篇:冷擠壓模具在模具鑄造中的應用,快來了解下